编者按
高考,不仅是通向知识殿堂的阶梯,更凝聚了一代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正值高考来临之际,《新女学》周刊特推出专题,与读者共读《我为什么上大学——30位院士高考回忆录》,聆听国内30位院士从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的高考经历,体验不同年代的学者对于高考的时代记忆;并推出长篇报告文学《摇着轮椅上北大》书评,与读者一同领略北大建校百年以来第一位残疾女博士的励志人生;同时推介相关书籍,分享对恢复高考的研究或个人体悟,在这些作品中感受历史的温度与时代的脉搏。
【资料图】
阅读提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我为什么上大学——30位院士高考回忆录》以时间线为轴,聚焦1947—1983年间参加高考的30位中国“两院”院士的个体经历,独家披露受访者的励志追梦人生。院士们通过讲述自己的求学故事,对青春岁月的回顾,展现那一代青年迎难而上、奋勇拼搏的成长历程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为今天的青年特别是高考学子照亮前路。
■金勇
高考,是很多人一生都难忘的记忆,欣喜、失落、迷茫、痛苦——也许高考留给每个人的体验不同,但高考绝对是人生大事。又到一年高考季,由新京报社编著、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我为什么上大学——30位院士高考回忆录》一书,通过分享国内30位院士从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不同时代的高考经历,不仅真实记录了这些“超强大脑”对高考成功与挫败的记忆,更通过聆听他们的人生故事,让我们领悟到:人生是一场马拉松,高考并不能决定一生的输赢。而30位院士对高考学子们的忠告,则值得永远铭记。
“时代不会给年轻人不劳而获的机会”
书中,30位“顶级学霸”,无论高考还是求学,并不是每个人都一帆风顺,之所以能成为院士,他们的回答出乎意料的一致:勤奋、勇敢、坚持。
从事量子计算研究的杜江峰院士是靠保送进入中科大少年班的,哼着小曲进大学的他,谈及少年班的学习用的却是一个“苦”字,“大一大二这段时间是我人生中读书最苦的时候。当时付出了很多,但成绩未必理想。最难的时候,我也想过不读了,想着这辈子再也不学习了。”好在受校园里积极向上氛围的影响,杜江峰坚持了下来,将自己的学习日程安排精确到分秒,最终靠努力和勤奋登上了科研高峰。
即便是现在,杜江峰仍旧坚持每天晚上12点后离开实验室,他想告诉高考学子的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也是他一直坚持的信念。
说到勇敢,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从事战略新材料石墨烯研究的刘忠范院士的故事。他说,人生在恰当的时间做出勇敢的选择极其重要。最初他在日本横滨国立大学读研时,遇到了一位放任自流的导师,两年多的研究生经历,让他并没有感受到研究的乐趣,他勇敢地选择了离开,而在导师不肯推荐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地报考著名的东京大学,投奔知名科学家藤岛昭先生,并勇敢地闯入LB膜这个全新的领域,最终成了该领域小有名气的专家。
刘院士说,在未来二三十年中,科技将给人类社会带来深刻的变革,这既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也是一个属于勇敢者的时代,在这场马拉松式的赛跑中,他给学子们的忠告是:培养兴趣、珍惜机遇、勇敢选择。兴趣可以让你走得更远,机遇可以让你飞得更高,而在恰当的时间做出勇敢的选择更是极其重要。
书里,应用化学家段雪院士讲过这样一个故事:1988年,博士毕业留校且作为青年教师的他,遇到了一个外国对中国技术封锁的难题——解决易燃易爆乙炔的储存问题。他回忆说:“身在其中我们每一步都很艰难,针对问题想法出来了,反复试验,反复失败,成功就在执着坚持的前面不远处;实验室到工厂,基础研究到工程化,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有时真的很大,只有静下心来坚持寻找技术问题的核心科学本质,依靠缜密的逻辑和系统的思考,剥丝抽茧,踏踏实实地逐一攻关,才能把真正的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上。”
对于人生,段院士也有同样的感悟。他说,身处这个多元化的时代,考上大学,已不是人生唯一的出路,但他认为,高考依然是相对最公平的通道,是一次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他忠告各位学子,虽然现在命运突围的方式不再只有高考,“但唯一不变的是,时代不会给年轻人不劳而获的机会。”与其感叹生不逢时或者选择“躺平”,何不坚持奋力一搏争取自己掌握命运?只有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给自己创造机会,有恒乃成!
“国家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
30位院士从事的领域虽各不相同,但他们的成才背后都有一则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的感人故事。
中国水声科学的奠基人杨士莪院士,在清华读大四时,了解到国家要建立海军,他提前结束学业,报名参军,成了第一批教员。在我国水声科学研究非常薄弱的背景下,他勇敢地扎进去。杨院士说:“国家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你国家受欺负,是因为你不行,你得自己想办法站起来,把国家发展起来。”
师从“两弹一星”元勋周光召先生的吴岳良院士说,他博士毕业时,周先生曾经问他:“将来国家需要你的时候,你是否能放弃自己的研究,服从国家的分配?”多年后,他在德国、美国都从事了一段时间的研究,有同事问他要不要到华尔街工作,选择回国的他给出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答案:“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找理由。这是周老师的老师彭恒武先生说的。”
吴岳良院士说,中国要成为科技强国,必须培养年轻人才,做出能在科学史上留得下来的中国科学家创立的理论,为世界科学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对下一代,既要传授知识,更要把“两弹一星”元勋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怀传承下去。
仍活跃在科研一线的李曙光院士今年已经80多岁了,他在古稀之年还在中国地质大学搭建了同位素地球化学实验室。他回忆说,1960年参加高考时,大家不考虑学校是否在大城市,能不能找到好工作,大家想的都是毕业后去研究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献身国家建设。高考填志愿时他本想去“造飞机”,听说钱学森在中科大他毅然报考,不巧却被分到地球化学专业,虽有点失落,但心想,既然学校设了这个专业,肯定也是国家需要的。最后在自己“无感”的专业里成长为院士。
30位院士的故事,再一次告诉我们: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是永远分不开的。
母亲说“这些书本你都别扔”
读30位院士的高考故事,也是在读他们背后的家庭故事。虽然书中涉及家庭的内容不多,但家庭对他们的影响还是在书中若隐若现。
1957年出生在北京的段雪院士,在北京上完一年初中后便随母亲到甘肃临夏援建医院,后来又随母亲到陇西冶金设备制造厂当钳工。当记者问他得知高考恢复后是什么心情时,他回答说:“当时家里的朋友、厂里的技术人员,很多都是医生、大学毕业生,他们对恢复高考一直有信心,大家觉得迟早会有这么一天,我母亲很早就和我说‘这些书本你都别扔’,这是对我高考以及后来的命运改变影响深远的一句话。”
对知识的尊重,不只发生在知识分子家庭。数学家袁亚湘院士说,5岁就上学的他,受母亲的影响很深。他说,母亲虽然是个文盲,一天学也没有上过,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但她很懂教育,知道怎么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因为家中卖菜,母亲打得一手好算盘,她便从小就教会了袁亚湘珠算,还会经常给他讲一些有趣的数学题,让他觉得好玩,意犹未尽,自己想去学。他的父母还一直鼓励家里的孩子读书,并总和孩子们说:“人要不断地学习,才能变得有知识,才会让别人敬佩。”
受家庭影响比较深的另外一名院士是国际知名的数学地球科学家成秋明。出生于山西晋中一个小山村的他,因为母亲是“富农”,父亲是“坏分子”,“文革”期间根本没有资格推荐上大学,即便如此,家里对教育还是非常重视,母亲一直鼓励孩子们说:“只要你们看书学习,可以不干农活。”恢复高考后,更全力支持孩子们上学,供他们上到不能上为止。家庭对教育的重视,让成秋明虽然高考后盲选了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但他仍然坚持学习,最终成为加拿大约克大学的破格教授。
面对高考学子,成秋明院士结合自己的经历说,高考后即使对被录取的专业不感兴趣,也不要自暴自弃,也要打好基础,因为年轻人不怕走弯路,人生还有很多修正的机会,他还鼓励大家说:“所谓弯路,我觉得也没坏处,在弯路上,你可以多学一些其他的专业知识。大学阶段,主要是拓展知识面,如果你愿意,还可以继续往下学。”
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正如李曙光院士对高考学子们的忠告:“中国要成为发达国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只有保持中国人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站在更前端的位置去观察世界。”不管高考的结果如何,30位院士都期盼各位学子能不负韶华,砥砺前行。因为在任何时代,最让人难忘的都是年轻人奋斗的身影。
标签:
仓储物流“成渝圈”如何乘势而上? 12月3日,连接昆明和万象的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被惠及的显...
两件西周青铜簋时隔三千年成功配对 考古工作者介绍,这个铜簋的盖、身分别时隔40余年出土,纹饰...
“医保砍价”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晁星 “我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
“购物成瘾”真的是一种病 刘艳 牛雅娟 本周日即将迎来“双十二”促销季,很多人又开始摩拳...
因迷恋山间风景,一男子在甘孜州稻城县海拔4000多米的无人区迷失方向,随后与同伴失联。12月的稻城...
嫌疑人DNA信息比中后,成都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技术处DNA实验室民警白小刚一下坐在凳子上,恍惚迟疑间...
一批反映南京大屠杀历史的新书发布 新华社南京12月7日电(记者邱冰清、蒋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电影《亲爱的》里面没有的结局,在我眼前“上映” 12月6日,在深圳市...
冥想?泡脚?不如听听助眠音乐 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醒,成为最贴合都市人群的“睡眠画像”。随...
养老话题 老年教育面临缺口 “终身教育”潜力无限 【现实挑战】“新老年”群体愿意在培养兴...
孙海洋被拐14年儿子如何找到的? 警方侦办另一宗拐骗儿童案时发现线索,通过人像比对、DNA确认找...
北京天文馆、圆明园将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12月6日,北京天文馆发布通知称,12月8日起试行对未成...
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 连续7年保持在1 3万亿斤以上 根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抽样调...
斑块软的很危险 硬的就无碍? 血管里的“垃圾”分类 赶快学起来!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中国...
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大幅降价 聚焦医保谈判背后脊髓性肌萎缩症家庭 医保目录公布那天 好多家长都...
抖音“窗花剪剪”遭抄袭 被判获赔20万元 法院认为“窗花剪剪”的这种表达方式理应受到《著作权...
公安机关近日侦破3起拐卖儿童案件 失散十几年 3组家庭终于团圆了 北京青年报记者12月6日从公...
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发布 本报讯(记者 路艳霞)作为年度“汉语盘点”活动最具网络特色的组成部...
北京天文馆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本报讯(记者 牛伟坤)北京天文馆对票价免费及优惠政策作出调整:1...
2021北京百个网红打卡地发布 本报讯(记者 李洋)2021北京网红打卡地推荐榜单昨晚正式发布。自然...